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 第六期 (2011/08/01-08/04)

已结束

内容综述

迎接机遇与挑战 共创大学英语教学的美好未来

——外研社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第六期

 

 

2011年8月2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第六期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名老师齐聚一堂,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国家人才培养的未来以及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如何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进行了广泛研讨。

主旨报告:国家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思考

本期研修班特别邀请四川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石坚教授作主旨发言。石坚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一线授课,关注教学创新与学生发展,在四川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石坚教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深入剖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要拓展课程的内涵与树立科学的理念,即以探究精神为核心,注重批判式、原创性思维。而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和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石教授指出,不仅要关注语言能力,也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要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评判性思维、学习的能力、博大的情怀、完善的人格,归根结底是要培养一个符合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面对这一难题和挑战,石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广大教师需要有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学习并更新知识结构,注重教学相长。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独立性的思维。

会场全景 石坚教授作主旨报告

专题报告:突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英语演讲”的魅力

周红兵老师基于自身在英语演讲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后续课程的目的、开展英语演讲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与研修班教师进行交流与分享。周老师指出,后续课程的设置旨在突破传统的专业设置界限,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使学生成为“懂英语的‘人’”,而非“会英语的‘机器人’”。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无论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甚至是对国家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门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自信心,同时也给了教师一个提升教学水平、寻找科研方向的机会,为学校建设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作出了贡献,也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国家利益。周老师结合湖北大学的演讲课开设情况,指出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在目前的形势下十分可行。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且外研社多年来持续开发英语演讲的教学资源,专门为中国学生编写的《演讲的艺术》(第十版)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年年举办的演讲教学研修班及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也为“有心无力”的教师扫清了障碍。周老师期待与同行一起,共创英语演讲教学的美好未来!

示范课:重视文化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东南大学的鲍敏老师和金曙老师以《新标准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素材,向与会教师精彩展示了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两位老师展示的教学手段环环相扣,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并通过引导、互动的方式,在难句、词汇、语言块的讲解中适时导入文化要素,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

山东大学的曹庆华老师以《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素材,展示了自己生动活泼、充满魅力的听说课堂。他在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如角色扮演、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对话等,同时重视及时评价,发现问题,点明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曹老师认为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他在课堂设计中也注重将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共同培养。

周红兵老师作专题报告 鲍敏老师作读写示范课

 

金曙老师作读写示范课 曹庆华老师作听说示范课

积极互动深入探讨

教学示范课结束后,与会教师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以及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专家和同行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交流。正如徐建中总编辑在开幕辞中提到的,研修班的宗旨正是为了给全国大学英语教师搭建一个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的平台,让专家、学者、教师和出版者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担负起大学英语教学使命,为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

茶歇时间抓紧请教 教学交流 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