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Academic Writing: from Topic Selection to Publishing(线上课程) (2022/01/14-02/23)

已结束

内容综述

对话国际前沿学者,锤炼学术研究功力

—— 2022年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线上国际研修

    探学术研究之道,问论文写作之径。1月14—23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美国国际文教学会(AAICE)共同策划的Academic Writing: from Topic Selection to Publishing专题研修在线上举办。来自海内外94所高校的170余位外语教师齐聚云端,对话Stephen Krashen教授Charlene Polio教授等国际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前沿学者,探索科研创新路径,学习科研方法,体悟写作之道,共促专业成长。

 

志存高远持之以恒,术业专攻乐在其中

    研修伊始,国际知名语言教学专家Stephen Krashen教授率先为参班教师带来2场学术盛宴。Krashen教授首先回顾了习得—学得差异假说、输入假说等语言习得基本原理的内涵和缘起,在此基础上分享其对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洞见。

Stephen Krashen教授

    Krashen教授认为,理论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其本质是一种假设和猜想,学术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或案例研究验证某一假设或猜想的合理性。对同一研究过程的成功复制和推衍有助于提升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而对复制失败案例的探究则或许正是理论突破和创新的契机,研究者应持续探索和培养研究兴趣,不断突破和超越。

    学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然而,学术写作并非一蹴而就。针对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Krashen教授倾力传授9个实用诀窍:1. 以读促写;2. 以写促思;3. 文不厌改,诗贵推敲;4. 知错而后改,知不足而后进;5. 常读常新,不断完善;6. 暂时搁置再修改;7. 让思想自由流动;8. 在写作中激发灵感;9. 坚持每日写作,锤炼文字功底。

    同时,作为著作等身的领军学者,Krashen教授基于研究案例讲解了提出研究假设——细化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探寻研究结果的科研创新思路,并对论文发表提出9条创见:1. 先写后读;2. 文献阅读应注意取舍;3. 遵循先核心观点,后支撑性观点、研究结果、研究过程、结语与启示、引言的写作步骤;4. 先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5. 坦然面对失败和拒稿;6. 对已有研究开展二次分析或元分析;7. 尝试非介入性研究;8. 理性回应审稿意见;9. 持续专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此外,研究者还应限制文章篇幅,减少非必要的术语和白话,增强文章的可理解性。

    Krashen教授谆谆寄语,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参班教师理解差异、正视差距,找到自己的兴趣领域并持续深耕,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在破解科研难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科研方法贵在适切,有效应用旨在求真

    TESOL Quarterly联合主编、密歇根州立大学Charlene Polio教授从作者、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多重视角,分享了量化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的思路方法。Polio教授表示,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学术对话与交流,选题通常来源于教学实践、理论争鸣和对文献的批判性阅读。量化研究主张以数据作为变量的表现形式,通过因素的设计与控制,借助数理统计手段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关系,发现研究对象的规律。量化研究应将研究问题变量化,将研究变量操作化,在选题时明确可量化、可测量的变量,界定相关核心术语。研究设计要量体裁衣、循序渐进,遵循选择变量—设定假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预测的基本思路,阐明抽样方式、变量调节和控制措施及测量工具的可靠性等核心问题,凸显研究设计的可控性和可复制性。

Charlene Polio教授

    TESOL Quarterly联合主编、密歇根州立大学Peter I. De Costa教授详细介绍了基于课堂教学的质性研究(classroom-ba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CBQR)方法与实践案例。质性研究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场域、探究课堂教学现象和教学过程的CBQR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Peter I. De Costa教授

    为帮助参班教师充分理解CBQR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De Costa教授首先厘清了身份认同、语言社会化、社会文化理论、情绪、课堂话语分析等核心概念内涵,然后结合丰富研究案例,分类讲解了访谈、观察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个案研究、民族志、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话语分析等质性研究范式在CBQR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原则。De Costa教授强调,质性研究提倡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开展质性研究,既要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也要提升学术研究的温度,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学术写作步步为营,论文投稿有的放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Celeste Kinginger教授,青年学者Liu Shuyuan博士,Zhuang Jingyuan博士三位专家联袂主讲,为参班教师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论文写作指导。

Celeste Kinginger教授

    Celeste Kinginger教授首先介绍了文体风格、研究方法的适切性和有效性、读者意识、治学态度、学术道德规范等相关概念,并将30年期刊和图书审稿经验凝练为47条“避坑指南”(not-to-do-list),结合多个审改案例,为参班教师梳理文章各部分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1. 文献综述旨在充分了解当前研究问题的“前世今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引用内容应适切和适量,有效支撑核心观点的传达;2. 研究方法的阐述应清晰明了,体现研究者对其掌握程度,方便他人检验其可行性和可复制性;3. 研究发现部分应提出可能的解释,给出更具体的阐释、案例和对不同解释的评述,进而得出研究结论,体现思考的深度,赢得审稿人的认可;4. 结语与启示应更进一步,回应研究问题和假设,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和可能的后续研究。

                    

  Liu Shuyuan博士                                          Zhuang Jingyuan博士

    Liu Shuyuan博士和Zhuang Jingyuan博士分享了各自的学术成长经历和感悟,引发参班教师共鸣和思考。Liu Shuyuan博士建议参班教师享受学术浸润的过程,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勇敢走进学术研究“大观园”培养学术直觉、激发创新灵感。Zhuang Jingyuan博士表示,学术论文写作是学术交流、学术话语建构的过程,应积极回应学科发展和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学术写作中增进对学科的了解,主动寻求帮助的同时也要乐于伸出援手。

蒋楠教授

    《外语教学与研究》编委、马里兰大学蒋楠教授分享了选刊、投稿与修改的策略方法。蒋教授认为,选刊应重点把握文章与目标期刊的匹配度,综合考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研究偏好、审稿周期与近期发文特点等因素,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投稿前应细读投稿须知,细察字数、格式、体例要求,把握论文基本结构和各部分写作要点,提升语言表达质量,避免因语言问题影响文章录用。

    除作者自身努力外,审稿人的意见也将决定稿件的命运:录用、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或拒稿。如何理性又礼貌地回复审稿意见是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蒋教授结合丰富研究案例讲解了不同审稿意见的回复策略,重点分享了收到大修意见时的应对方法。收到大修意见时,研究者应坦然接受,认真阅读、充分理解和消化审稿意见,对其逐条分类,理性分析每条审稿意见是否合理、审稿意见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章整体观点和谋篇布局、是否接受审稿建议、是否有必要做重大修改以及如何修改等关键问题。把握不准时应先请教,研究后再做决定。

    七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专业系统的指导为参班教师打造了一次收获满满的线上研修之旅。期待老师们满载收获与欣喜,满怀信心与憧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外研社也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专家与高校资源,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反思日志摘录:

 

Krashen教授分享的论文发表的九个诀窍和两大途径,让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科研源于踏踏实实的理论积累和兴趣指引下的所思所读。不为功利的探索是大家成功的真谛。胸有万卷书,口述谦谦语,Krashen教授的治学精神将指引我不断前行。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王老师

 

Polio教授细致讲解了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从期刊主编的视角,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选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优化研究设计,非常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对论文写作很有助益。

—— 武汉商学院 龚老师

 

De Costa教授的讲座全面梳理了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和质性研究方法,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此前一直担心质性研究费时费力但可信度和客观性却不如量化研究。今天教授的讲座全面展现了质性研究的魅力和价值,让我意识到,质性研究的角度也非常多样、方法也很多元,技巧性很高,大有可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量化数据分析的不足。获益匪浅!

—— 南昌工程学院 郭老师

 

Dr. Kinginger可谓是手把手教我们学术写作,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方面面,帮我解开了很多困惑。从introduction到literature review,再到methods,findings,discussion和reference,每一部分的撰写方法和要领都非常清晰明了,同时,也讲解了很多内容、语言、格式、规范方面的注意事项,为我今后的学术写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两位博士老师的分享非常切合实际,很有现实指导意义。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席老师

 

蒋教授的分享轻松易懂,收获满满。蒋教授作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方面的学者和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在讲座中旁征博引,结合国际心理语言学和二语加工研究的研究背景,引用多个案例细致地讲解了国际期刊投稿的方法和经验,帮助我们了解国际期刊杂志的种类和评议过程,各类学术文章的特点和撰写方式,以及在投稿中遇到各种情况时的应对方法,深入浅出,很有启发性。

——武汉商学院 龚老师

 

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从研究方法,成果归纳,到论文发表都有了清晰的思路,感觉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般透彻!课程内容正是我最需要的!

——白城师范学院 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