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质性方法 (2012/10/12-10/13)

已结束

内容综述

探质性研究之道 寻论文写作之径
——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质性方法研修班成功举办

2012年10月12-1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质性方法研修班”在京举办。研修班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周燕教授、杨鲁新副教授和徐浩博士共同主讲,系统讲解外语学科研究中的质性方法,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原则,并结合研究范例,展示质性研究过程的实施。

  作为一种不同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的最大特点是:便于实践操作,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直面实事,能够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质性研究便于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能够灵活进行研究设计,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质性研究初探:人人能做质性研究
  参班伊始,周燕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定义、特点和理论基础,并指出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人人能做质性研究。但开展质性研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挑战,许多老师提出:“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适合做质性研究?如何选择研究材料?进行访谈和资料分析时如何避免主观性?如何保证质性研究的效度?”等问题。周燕教授针对这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同时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和判断标准等,使大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质性研究有了全面了解。

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
 
 杨鲁新副教授指出,教学和科研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的教师往往把教学与科研分裂开来,不知道如何提出研究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杨鲁新副教授从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带领大家从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问题,并介绍了质性研究问题的特点。之后,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练习如何提出合适的研究问题。专家们对参班教师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同时也点燃了大家进行质性研究的激情。

如何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以观察和访谈为例
  
观察和访谈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数据收集方法。杨鲁新副教授介绍了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的方法,以及观察的不同类型。徐浩博士结合自身的访谈经历讲解了访谈的原则、类型、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与整理。周燕教授则以具体的访谈转录文本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资料分析与整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现场将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资料分析与整理的练习。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参班教师们系统学习了质性研究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如何撰写质性研究论文:遵循质性研究的学术规范
  
质性研究的论文撰写有其自身的学术规范。质性研究基本采用归纳法,而收集的信息则需要层层提炼才能得出抽象概念。在此,专家特别强调了访谈的效度、研究者自身的思辨能力及文献熟悉程度几个方面。周燕教授详细讲解了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使大家对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有了宏观的了解。徐浩博士则以自己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的一篇质性研究论文为例,和大家分享了论文的修改过程,使大家深刻体会到质性研究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2012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及外研社为满足高校英语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举办了一系列关于研究方法的研修班,内容涵盖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方法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外研社的系列研修班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注重实效,确保研修所得能够应用于研究和教学实践,受到参班教师的高度评价。同时,外研社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科研方法的图书,内容包括各种常见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以及各种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今后,外研社还将针对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求推出更多主题的研修班和相关图书,为外语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