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 (2013/08/09-08/11)

已结束

内容综述

 探讨多元人才培养,推动英专课程创新

——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成功举办

2013年8月9-11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在西安成功举办。两天研修日程紧凑,专家云集,议题全面,讨论深入,来自全国275所高校的712名教师在千年古都分享智慧、收获新知,探讨英语类专业的发展理念,共同创新教学模式、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

在对当前英语专业发展形势认真分析及论证的基础上,外研社将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的主题定为“推动课程教学创新,培养多元化优秀人才”。研修内容涵盖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各阶段核心课程,探讨如何结合院校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提高英语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主题报告:明确多元方向,反思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8月10日,研修班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徐总编指出,此次研修班是“专家与专家的探讨、学者与教者的交流、编者与读者的对话、出版与教学的互动、师道与学道的沟通、优秀对平庸的挑战、多元对一统的突破、工具与人文的论辩、思辨对模仿的拷问、Business & English的争宠、Publish or Perish的挣扎、踏步与前行的博弈、当今对未来的请教”,希望所有参会的专家和老师能慷慨赐教,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共谋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教授作了题为“外语学科建设与英语专业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仲教授总结了外语学科的概况、内涵与范围,回顾了外语学科发展历程,重申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本科教育的基本地位,指出外语学科的发展需顺应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也需要顺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通过梳理英语专业教学发展阶段,分析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仲教授指出“英语专业”正逐渐拓展为更加多元化的“英语类专业”。在此基础上,仲教授提出了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的五点要求:“以质量为核心,坚持英语专业的内涵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以发展为统领,提高专业教师能力素养”。仲教授系统全面、高屋建瓴的报告为参班教师深入理解英语专业内涵指明了方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在专题报告“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原则和方法”中,强调了思辨能力培养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后就语言技能课、专业知识课的不同特点,阐释了两类课程对于思辨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并强调在教学目标中应凸显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结果。孙教授重点结合北外英语学院的优良教学传统与自己的丰富教学经验,举例说明了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高瞻远瞩地指出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将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保证英语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题为“外语教育研究发展趋势与教师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从理论的高度描述了外语教育研究的趋势,分析了外语教学的主客体身份的转变、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理论支持的发展、从侧重形式到意义和功能这一语言教学重心的变化,以及从语言技能教学到内容教学这一教学理念的变革。同时,刘教授强调了新背景下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经验,从师资认知、教师知识、科研问题、教学原则和课堂教学几个层面对当今外语教师提出了要求、指点了方向。刘教授深入浅出的剖析和风趣生动的例证给参班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仲伟合教授 孙有中教授 刘润清教授

 

语言技能类课程分会场:万丈高楼平地起,技能教学固根基

语言技能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从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语言素质,并注重以多元的文化视角、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为了直观形象地展现语言技能的课堂教学,外研社邀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围绕英语专业不同阶段的主要技能课程,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示范,以供参班教师观摩探讨,从而共同进步提高。

 西安外国语大学冯晓媛教授针对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教学,提出以文本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全面的语言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同时,冯教授从具体课文入手,展示了一系列课堂活动,如小组汇报、随堂测试、反思日志等,为参班教师提供了丰富实用的教学参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向参班教师介绍了北外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改革情况,以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为教学理念,通过口语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金教授指出,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英语专业得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她独到的见解、翔实的论证、深入的分析博得了在场教师的热烈掌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杨鲁新副教授则从英语写作的过程、教师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教师反馈等方面,向参班教师展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她指出教师在英语写作课程中应该起到鼓励和支持学生写作的作用,同时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有效的回应和评价。杨教授清晰的思路、严谨的态度赢得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冯晓媛教授 金利民教授 杨鲁新副教授

 

专业知识类课程分会场:腹有诗书气自华,专业知识显内涵

 专业知识类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英语专业学科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推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建设,外研社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文学、语言学、文化三门课程的理念构建和教学方法与参班教师进行分享。

 西安外国语大学南健翀教授强调了文学类课程中能力、兴趣与方法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学教学对英语专业内涵建设至关重要,界定了文学类课程培养的能力范畴,并从文学史、文学选读等具体课程出发,探讨了不同类型文学类课程的定位和教学方法,强调了文学导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并就文学课教学提出了建议,给参班教师以启发。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査明建教授分析了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以及文化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核心作用,并以上外文化课程体系为例,分享了文化类课程的建设经验。查教授才思泉涌,旁征博引,用丰富的例证展示了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强调了英语专业学生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强化了文化类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刘润清教授用简明的语言、生动的例证,向参班教师讲解了语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他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出发,重点举例讲解了如何进行本科学生语言学教学,提出在强调知识性的同时又要强调趣味性,要避免以枯燥的定义讲解开始,而是要用生动具体的例子引入不同的语言学概念。刘润清教授深入浅出、引人深思的讲解使参班教师获益匪浅。应广大教师的热情邀请,刘教授在当天晚上临时加场,又做了一场报告,从语言哲学的理论高度进一步讲解了外语教学方法。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给参班教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南健翀教授 査明建教授 刘润清教授

 

 在刚刚召开的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领导与教指委专家多次强调了面对新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决定在今年10月举办题为“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 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而如今,在这炎热的8月,火热的古都,教指委领导、各位专家与全国七百多名一线教师共聚一堂,热情参与、探讨教学。无论是高屋建瓴的主题报告、精彩纷呈的教学示范、深入浅出的教学研讨,还是智慧碰撞的教学交流、思路开拓的专家分享,都为即将到来的10月会议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英语类专业里程碑式的发展变革拉开了序幕。

 

我们感激,各位老师不畏酷暑,分享思考;我们希望,老师们收获启迪,满载而归;我们期待,在各位专家和老师的热情参与下,英语类专业能够不断创新,蓬勃发展!

 

【资源下载】

仲伟合教授:高校英语学科建设与专业创新发展

孙有中教授:思辨导向课堂教学

刘润清教授:外语教育趋势与师资发展

冯晓媛教授:Reflection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金利民教授: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南健翀教授:能力、兴趣与方法——文学类课程的点滴体会

查明建教授:英语专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与文化类课程建设

刘润清教授:语言学课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