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翻译教学与研究 (2017/07/26-07/27)

已结束

内容综述

7月26—27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研社共同举办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研修班”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教授、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平洪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军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朱玉犇老师等7位主讲专家在本次研修班上作专题报告。共有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2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研修课程结合当今时代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从翻译学科发展和翻译专业建设的高度出发,阐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探索翻译教师自我发展路径,并为翻译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具体指导。

 

会场全景

 

高屋建瓴——探索翻译专业建设与师资发展路径

回顾我国翻译专业教育近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仲伟合教授指出,在确立翻译学科及专业教育的地位、明确翻译专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之后,翻译专业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发展、质量提升与特色化发展以及本地化发展的阶段,蓬勃发展,成绩喜人,但是仍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不妥、师资队伍建设不强、教学方式方法不新、实践教学基地不用、教学管理方式不变、职业资格证书不接等七大方面的问题。作为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仲教授对我国翻译教育的未来提出了六点建议:人才培养是中心、质量提升是关键、科学技术要辅助、专业特色要鲜明、国际交流是保障、服务国家是目的。仲教授最后强调:教师是教育之本,翻译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要依靠各高校翻译专业教师。

 

仲伟合教授

 

针对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何刚强教授以“探索翻译教师发展路径:翻译教师登堂入室五步曲(The Making of an Ideal Translation Teacher: Five Stages Ahead)”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何刚强教授指出,翻译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必须从实践入手,培养翻译意识,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养成思辨习惯。何教授认为,当今的学科发展已从学科细分走向融合发展的趋势,要培养合格的职业翻译,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吸收各领域的新知识,“处处留心皆学问”。何教授感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知名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真正有才华的学者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具有跨界思维。他建议广大中青年教师多读经典著作,书读得多,无论是从事实践还是做研究,都能变得游刃有余。

 

何刚强教授

 

译思结合——探究口笔译教学理念与原则

从教学理念到课程实践,仲伟合教授与参班老师分享了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提出口译教学的“四原则”(技能性、实践性、理论性、阶段性)以及“八化”方针(课程立体化、内容系统化、练习真实化、学生中心化、教材多元化、技巧全面化、教师精英化、目标职业化)。仲教授将口译能力大致分为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能三个方面,指出面向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口译课,训练重点是口译技能,同时以语言和知识作为辅助。结合案例分析,仲教授系统介绍了口译课程设计的理论板块、贯穿三条主线(技能、专题、语言)的实践板块及口译能力评估与测试,为口译教学实践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陶友兰教授指出,在语料库、计算机辅助翻译与人工智能大力发展的当今时代,翻译行业亟需变革,翻译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翻译理念、教学理念及学习理念亟需更新。陶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笔译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并从教学目的、专题设计、实施过程与方法等几个方面,重点分享了复旦大学开设的“翻译与思辨(Translation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思辨能力愈加重视,复旦大学创设这门课程,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属一大创新。陶老师在讲授这门课时采用了引导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专题阅读和翻译、写作练习为基础,通过研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效率。

 

陶友兰教授

 

管中窥豹——分享口笔译课程设计与教学经验

立足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口笔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平洪教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设计与写作要求。平洪教授指出,翻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突出实践性、原创性、真实性,形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不同类别。无论采取何种论文形式,评价指标大致都包括翻译质量、外语写作水平、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学术写作规范这四大方面。平洪教授选取论文评审中的大量实例说明,译文质量是论文优劣的核心指标,直接体现了本专业学位持有者的基本功以及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理论视角新颖,分析推理严谨,论证结果可靠;此外还要做到语言表达流畅,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平洪教授

马军红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二外翻译专业笔译课程的开设情况,然后以笔译教学中的传统课程——“文学翻译”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内容选材、课堂组织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与参班教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交流。为了使参班教师能对汉英笔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中国学生常见的错误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马老师特邀请美籍专家Damien Liles(刘宇飞)从译文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对学生在汉英翻译中的典型错误案例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受到参班教师的一致好评和喜爱。

马军红副教授

美籍专家Damien Liles(刘宇飞)

 

朱玉犇老师与参班教师分享了北外高翻学院同声传译课和交替传译课的教学情况。朱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授课和口译实战经验,特别就口译教学注意要点和练习素材选择进行了分享。朱老师认为,在口译实战中使用的始终是综合的能力,割裂的技巧讲授不利于口译实战能力的培养,技巧讲授的同时还要兼顾语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全班同学的情况,认真点评,尽量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要特别注意口译练习的质量控制,对作业进行检查和反馈,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表现进行反思总结;在练习材料选择方面,尽量以实战材料为主,要帮助学生养成平日里关注各种口译相关信息和素材的习惯。在朱老师的分享中,他特别强调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在学习之初、中期和后期,教师要以各种方式强调口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朱玉犇老师

 

         教“研”相长——融通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何刚强教授将翻译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译学、译论、译道。“译学”是对“二战”后兴起的、对翻译本质及现象等方方面面研究的总称,是一个极具包容性但结构松散的体系,也就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译学”包括理论层面(哲学、语言学、文学、文化)、操作层面(原则、策略与方法)及其他层面(翻译教育、翻译技术、翻译词典)。“译论”(Translation Theory)与翻译的认识论、本体论密切相关,可以远离或者完全脱离翻译的实践层面。“译道”(Translation Principle)是基于翻译实践层面、具有支配性的理念,有直接指导实践的功能,较为具体,有可操作性。何刚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不少翻译研究学者对本国的文学文化与传统文论不甚了了,这个“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翻译研究原创性的萌发。

张威教授凭借多年从事口译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庖丁解牛”式地分析了口译研究领域出现的各种理论范式,归纳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口译研究方法论体系”,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口译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对比研究、区域研究薄弱、口译本体的边缘化等;对今后的口译研究提出了一些贴近实践、贴近教学的选题建议,并为参班教师推荐了部分参考书目。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干货”满满,无论是对刚开始接触口译教学与研究的青年教师,还是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成果积累的专业学者来说,都是难得的“开题”指导和经验总结。

 

张威教授

 

两天的研修紧张而充实,老师们认真聆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奋笔疾书。参班教师表示外研社暑期研修班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不仅能够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还有机会向专家们当面请教、与同行交流经验,既从宏观层面把握了翻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身素养的提升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未来的教学充满了期待。外研社也将继续发挥优势,缔造精品,不断支持翻译专业建设和发展,推动翻译人才培养,支持翻译教师个人发展!

 

学员踊跃提问

 

学员与专家交流

 

猜你喜欢

研修 | 顺应“大数据”时代,开拓语料库应用新视野——记2017年“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研修班

研修 | 掌握量化研究方法,助力外语教学研究 ——记2017年“外语教学量化研究方法研修班”

研修 | 创新中国外语教育,促进“学用一体化”发展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研修班”成功举办

研修 | 加强法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法律翻译发展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法律英语课程设计及法律翻译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