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拓展课程教学研修班 第三期 (2009/07/19-07/22)

已结束

内容综述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英语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研修班第三期

 

2009年7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研修班第三期圆满落幕。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近600位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期研修班,与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及资深英语教师就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思路进行了研讨。

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余渭深教授作了主旨报告。其报告题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与考试——问题与思考”,在本期研修教师中间引起极大反响,很多老师表示获得了新的信息,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发展思路。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书记廖华英教授介绍了该校开设英语拓展课程——中国文化概况的经验。她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高度阐述了以英语开设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结合她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课堂教学示范。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两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就读写译和视听说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示范,并和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一、 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大学英语课程与评估

余渭深教授作主旨报告

重庆大学余渭深教授的主旨报告结合教学实际,以现状调查为依据,以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现实启迪未来,受到了研修班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余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对外研社10年来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肯定了外研社10年来持续提供教学资源、促进外语教学与研究、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倡导并支持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所作的努力;同时,对于到会的青年教师寄予厚望,鼓励他们借助外研社所提供的平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让中国的外语教学理论走向世界,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余渭深教授的主旨报告主要结合重庆大学外语教师在该校学生当中所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展开,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第二部分是教改以来CET-4考试(包括基于试卷的PBT和基于网络的IBT)的基本情况介绍与分析。

余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从教师角度出发研究探讨英语教学问题,并以此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方针,而学生们的评价和期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他的报告中,余教授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缜密的分析,对经历多年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问题,供人思考讨论。

大部分学生很重视英语学习,他们认为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希望借助英语多学习西方文化;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难度大,他们愿意克服困难,却苦于找不到途径;学生们认可老师的课堂教学,但是仅有少数认为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技能;多数学生对于网络教学和四级考试评价颇高……针对这些情况,余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同时他也鼓励所有英语教师,从这些问题入手开展一些教学科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通过近年来CET-4考试情况分析,余教授指出了目前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单词拼写能力低,表达能力滞后,语言技能间难以转换等,这说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夯实,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针对试点实施的四级计算机网络考试,余教授介绍了机考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机考可能带来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报告结束之后,余教授就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授人以渔”顺应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目前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外语教学里的薄弱环节,有很大的开拓、研究的空间。有老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提出质疑,余教授强调,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计算机网络可以代替老师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将教师解放出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示范:转换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网络教学和课堂学习结合,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老师满堂灌输语言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具体操作层面,许多英语教师仍有困惑。外研社邀请了西北工业大学外语教育系的两位骨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期望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模式。

早在200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就全面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2004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经过两年的试点,2006年全面实施了人机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新模式,成为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单位。西北工大外语教育系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近几年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200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巾帼文明岗”,2007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评为国家级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等等。

孙静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总体情况,并选取 Transformative Travel 这一单元进行了教学示范。她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系统,将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技能操练以及测试都要求在线完成,老师利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并与学生开展在线交流互动。在课堂上,孙静老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对文章进行语篇分析,结构提炼,并讲解难句,引导学生鉴赏课文的修辞以及语言风格,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输出。这些教学内容,多以练习形式出现,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孙静老师作读写示范课

王倩老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为例进行了教学示范。该校视听说课程分为网络大班和口语小班,网络大班要求1小时/周,有教师导学,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口语小班要求1小时/周,教师主导,营造交际情境,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进行输入与输出的技能操练。另外还有不限学时的课后网络自主学习,没有教师导学。王老师特别强调了“导学”的重要性:开学之初的先导课程,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提交自主学习计划,以便教师了解学生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每一节课前老师发布导学提纲,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任务,为面授课堂的输入活动做准备。另外,王倩老师建议要求学生每月提交学习日志,并为学生建立口语评价档案,作为形成性评价依据。

王倩老师作视听说示范课

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就教改中基础课程教学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拓展课程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了交流,会场讨论非常热烈。很多老师表示不虚此行,这次研修机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Transformative Travel。

余渭深教授解答参会教师提问

外研社徐建中副社长在最后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门技能的观点在现在会越走越窄,只有将英语看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有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鼓励英语老师们多做探索,并表示外研社会努力在这一新领域有所作为,与全国英语教师们一起为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