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跨文化培训师高级研修班 (2016/12/16-12/18)

已结束

内容综述

架设沟通之桥,遇见“跨文化”之美 ——首期“跨文化培训师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16—18日,中国第一期“跨文化培训师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外研社大厦成功举办。来自海内外33所高校和8个跨国企业的40余位正在或者有志于从事跨文化教育培训的教师和企业高管参加了本期研修班。本次活动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磊石跨文化学院,联合美国跨文化交流学院、《人力资本管理》杂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iCover智库共同主办。

 

本期研修班首开先河,是中国跨文化学界与商界共襄盛举的一次培训。从策划主讲团队,到参班学员构成,都融合学界与商界,旨在培养中国第一批教育界与企业界的跨文化培训领军人才,提升我国教育与企业的全球化水平。研修班特邀美国跨文化交流学院联合创始人及院长Janet Bennett博士和中国磊石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合伙人黄伟东先生担任主讲,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参与设计与实施;参班学员们更是背景多元,既有高校从事跨文化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博士、骨干教师,更有跨国企业人力资源高管,也不乏跨文化研究专家、海外在职跨文化培训师等。

 

在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外研社高英分社李会钦社长分别致辞,从不同角度强调跨文化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优秀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培训,中美跨文化领域专家带领各位具备专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资深学员们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与评价,如何进行学习风格分析,如何运用不同模型来比较自身文化和多个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方式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升跨文化教育和管理培训的能力。

 

     

孙有中教授致开幕词       李会钦社长致开幕词

 

明晰目标,自测学习风格

课程伊始,Janet Bennett博士请大家分组交流来参加本期研修班想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大家的问题,Bennett博士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她首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化的定义,认为跨文化教育不应局限在客观的、可见的文化产品上,更应该关注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交际风格和价值观等。接着,她区分了文化概括(generalization)和文化偏见(stereotype)两种现象,让学员在分享自身经历中体会文化偏见在跨文化交际、甚至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Janet Bennett博士

 

随后,Bennett博士介绍了大卫·库伯的《学习风格量表》,即学习风格有四种:Concrete Experience (feeling),Reflective Observer(watching),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thinking),Active Experimentation(doing)。通过测试,每个学员了解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她提醒,每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有其典型的学习风格,但是同一民族中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兼顾不同学习风格的人,才能保证每个学习者都享受学习过程并学有所获。黄伟东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常会倾向于注重Reflective Observer和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两种风格,而忽视Concrete Experience和Active Experimentation,使后两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得不到重视。

Bennett博士与学员互动

 

打破局限,探索多元世界

为了增进培训师们对于跨文化情境的认知体验,Bennett博士设计了一个“CATEGORY:Sorting and Watching”的课堂活动,即两人一组,一名学员将十几种物品归类,另一学员在旁边观察,猜测对方的归类标准;然后,归类者讲出自己归类时的思考过程和归类标准,完成后互换角色。几乎所有的学员都发现,对方竟然有那么多出乎自己意料的归类方法,自己的猜想则经常是错的。这一活动中蕴含着深意:我们通常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别人的行为下结论,结果往往是错的。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尚且如此,更何况在跨文化交际中。

 

学员积极参与“CATEGORY:Sorting and Watching”活动

 

针对跨文化课堂上参训者经常缺乏跨文化体验的困局,Bennett博士运用“D.I.E (Description,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这一方法,通过对两张图片和两件无法明确具体用途的物品进行“客观描述”,帮助学员意识到“常识”往往是带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甚至是“偏见”的。参班学员们体会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方法、习惯和理解问题角度的不同,尝试质疑固有观念,摒弃偏见,从自我文化中心走出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学界和商界学员各抒己见,参与讨论

通过这些方法和活动设计,Bennett博士巧妙地引导学员们认识到了好奇心、认知复杂性和同理心这三个跨文化能力的关键因子。跨文化能力强的人往往对人际或事物间的细微差别更敏感、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更乐于走出自己认知和文化的局限,去发现外面不同的世界。

 

 

保持敏感,用心、用脑、动手

关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跨文化能力,Bennett博士展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分析了跨文化学习者经历的六个阶段:否认(denial)、防卫(defense)、最小化(minimization)、接受(acceptance)、适应(adapt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并且讲解了学习者各阶段的表现、可能面临的挑战、适宜培养的跨文化能力子要素、培训者可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等。

 

黄伟东先生则凭借多年在跨国企业开展跨文化培训的经验,从培训类型、培训目标、培训项目构成要素和可用模型、设计和教授策略,不同文化在处理人与人、人与业务、人与时间几个关系上的差异等方面展开,着重介绍了磊石跨文化能力模型。他认为,跨文化能力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和适应行为(behavior)三方面构成,与文化的核心价值、衍生价值、自我知识和性格相互影响,互为促进;跨文化能力的提高需从以上方面着手,遵循Heart-Head-Hand模式,即,Heart对应态度,Head对应知识,Hand对应行为,用心、用脑、动手,全方位提高参训者的跨文化能力。

黄伟东先生

 

关注主体,适应沟通方式

Bennett博士鼓励大家既要关注沟通内容,也要意识到不同人群在沟通特征和沟通类型上的差异。例如,在沟通中呈现Low-scan型的人群通常具有individualistic values、linear logic、direct verbal communication styles等特征,而High-scan型人群则相反,在沟通中会较为注重非直接言语交流,并加入自己的解读,而非只关注对方的字面意义。Bennett博士还向大家介绍了四组不同的沟通类型:Linear & Circular,Direct & Indirect,Emotionally restrained & Emotionally expressive,Intellectual confrontation & Relational confrontation。通过让学员观看跨文化环境课堂视频,让学员分辨视频中学生的沟通类型,并尝试给出融入跨文化环境的建议。由此,学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沟通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有效避免跨文化沟通中容易出现的误解,提升沟通效率。

 

互动融合,建设学界商界共同体

为了切实提高参班学员将来作为培训师的课程设计能力,研修班上特别开设了培训设计环节,学员们主动、积极、投入,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工作背景优势和学习风格优势,展示了各组的独特之处。几个小组不约而同地应用了大卫·库伯学习模型中的学习圈,照顾到了四种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设计的培训活动和形式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元。

 

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Bennett博士还通过丰富多样的方法,将学员多次分为了不同的活动小组,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地高校、跨国企业的学员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创建了一个“学界+商界跨文化培训师研修共同体”。

   

学员通过拼图形式分组

 

高校教师学员们一致反映,通过本次培训实践案例的学习和与企业管理者的沟通,切身体会到了跨文化沟通与管理在人才培养和职场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激发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强化了跨文化实践技能;而企业高管学员们则表示,通过本次研修更好地掌握了跨文化培训的框架、模型和方法,在理念和认知层面上澄清了固有观念,使自己的跨文化管理与培训工作有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为期三天的培训结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第一期“跨文化培训师高级研修班”毕业的学界和商界培训师们,一定会在跨文化课程设计和教授的未来之路上,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架设起更多的“跨文化”之桥,遇见更多“跨文化”之美!正如孙有中教授在闭幕式上讲到的,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期许每一位跨文化培训师都能够“be curious, be adventurous, be ready to change and be happy to grow”!

全体学员合影

 

 

学员反馈

  1. 我听到了专家,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教学领域老师的意见,特别是听到了来自企业HR方面的意见,这些见解和实践对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1. 以后再遇到跨文化问题,我会从不同的categories解读。在设计课程和与人交往时,会从他的learning style入手。

 

  1. 我对跨文化培训体系有整体的认识,学习了有用的技巧和模型。

 

  1. 结识了很多有趣且志同道合的老师及其他跨文化工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