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有效读写课堂的教学与研究 (2015/07/19-07/20)

已结束

内容综述

以教学驱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
——记“有效读写课堂的教学与研究”研修班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创建“使学习真正发生”的有效课堂,7月19-20日,高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迎来新一期主题研修班:“有 效读写课堂的教学与研究”。来自全国各地360多位教师相聚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在主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周燕教授、杨鲁新教授以及徐浩副教授的带领 下,围绕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阅读与写作教学活动设计:理念与实践、读写结合的课程设计,阅读与写作教学行动研究以及国内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综述等 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会场全景

(一)构建教育平等关系,唤醒学生,解放自我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形态已经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应承担的教学职责。
在“教师课堂角色”的专题讲座中,周燕教授首先与参班学员共同回顾了73位老一代外语教育家的教育人生,总结了中国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并指出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的任务是多重的。随后,周教授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职责的转变,指出教师应走下权威讲台,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周燕教授强调,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从施教者变为课堂对话的参与者,跨越师生边界增强与学生的“同在感”。教师平等待人、共同学习、关心学生,可以在 “唤醒学生的同时实现自我解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目标一致、分享兴趣、情感契合、博弈互动,那么就可以在教学中从事更有效果、更具创造力的活动, 提高对学生的影响力。周教授对教师课堂角色的讲解鞭辟入里,参班老师纷纷表示,在周教授引导下自己学会了“自我解放”,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构师生关 系,抛开一切教学桎梏融入到学生群体中。

周燕教授

(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阅读教学活动: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中,杨鲁新教授运用Mohan的知识框架理论,向参班老师具体讲解了知识框架下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观,指出过去 的语言教学往往只注重学习语言本身的知识。事实上,语言是知识和思维的媒介,我们语言教学应通过语言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阅读与写作应在教学中紧密结 合,以读促写。随后,杨教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杨教授指出,每个学生都希望被挑战,教师应充 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设计出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阅读活动。杨教授还向学员展示了部分国外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视频,与学员们共同分析了教学活动 的设计思路、课堂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估等,帮助学员们拓展了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思路,从而将读写教学融合互动,让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杨鲁新教授

在“写作教学活动: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中,徐浩副教授从写作技能、知识与过程、扩展知识活动、面向过程的活动以及写作评价等方面出发,向参班老师系统 地介绍了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思路。徐老师指出,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要从“速”、“达”、“雅”(即流利度、准确度、复杂度)三个方 面进行提升;在知识与过程方面,教师应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大量的阅读,有知识的输入,学生才可以重构知识;在扩展知识活动中,教师要给出不同的范例,从 语言和语篇两个角度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改写或摘要写作,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篇组织能力;在面向过程的活动中,徐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经 历,特别提醒教师们要在运用策略的同时将读写结合,缩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促进学生吸收精华,督促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学员们关心的作文修改环节, 徐老师嘱咐大家要明确修改规则、仔细进行设计,将自我修改、同伴修改和教师面批巧妙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徐老师写作课各个环节的聚焦式训练为参班学员带来 很大启发,有学员不禁感叹,“受到这种具体而微的教学方法启发,我们会一层层剥离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徐浩副教授

(三)“小试牛刀”显身手,“众人拾柴”集智慧

为了更好体现研修班“从做中学,从行中思”的教学理念,同时让参班学员更好地了解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研修班特别设置了“设计读写结合教学方 案”的小组活动。十二组参班学员根据特定教学材料,各抒已见,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设计出精彩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案。

研修第二天,六位小组代表(河北经贸大学的李立人老师、河北农业大学的李艳玲老师、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的陈军老师、江西师范大学的胡宝莲老师、西安思源学院 的石艳老师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的于浩老师)在大班进行教学方案展示,三位专家对各组匠心独运的方案设计进行总结和点评。在场学员从各组教学方案的汇报演示中 也学习到不同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各小组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主讲专家传授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对读写有机融合以及课堂有效性 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位专家在讲授中都反复强调要将读写教学有机结合,课堂上激励、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结合大班的汇报演示,周燕教授就“读写结合课程设计:目标 与原则”的专题与学员们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周教授首先介绍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即 language is means of empowerment, language is social practice,指出阅读与写作都是交 流的重要途径。之后,周教授以《新视界大学英语》第一册的“Pity for a Stranger”为例,为学员们做现场示范,指导大家如何带领学生进 行阅读、设计问题、进行对比文化、激发写作动力、设计互动活动、布置作业等。周教授的课堂设计将各种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文化意识培养自然地融合起来,让 教师们感叹“润物细无声”。

小组讨论环节

(四)开展教学研究,源于课堂教学,回馈课堂教学

为帮助学员们拓展读写教学研究的思路,杨鲁新教授与徐浩副教授结合自己的教研经历,分别做了题为“读写教学行动研究:实施与报告撰写”和“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与综述”的专题报告。

在“读写教学行动研究:实施与报告撰写”中,徐浩副教授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的行动 研究实例,向参班老师重点讲解了行动研究的设计原则与实施过程,让学员们清楚地了解行动研究的组织思路。徐老师指出,行动研究如就医时的诊断与开处方,教 师应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作出诊断,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改进教学的良方,行动研究没有止境,是可以伴随教师一生的研究。最后,徐老师还为学员 们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常见问题,为学员们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

在“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与综述”的讲座中,杨鲁新教授与学员们共同梳理了国内外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各项经典研究,介绍了读写结合研究的范围、思路与方法。最 后,杨教授结合人大附中一位老师的教学案例,向参班学员展示如何将读写课的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研究,学员们均表示受益匪浅。杨鲁新教授也将自己的科研案 例、研究心得与经典书目与大家交流分享,希望大家基于课堂、潜心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与钻研中扎实提高科研能力。

(五)激发终身学习热情,实现教师自我发展

回顾两天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三位主讲专家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从国外到国内,充分展示了有效读写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为老师今后的外语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新的思路。

三位专家精心、细心、耐心地为教师们营造了生动的研修课堂,他们首先将研修目标明确地进行阐释,在课堂上以问题为驱动,随时与教师们互动,提出富有实践意 义的问题,激发教师们回答。他们真正关心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身作则示范了如何与学生增强“同在感”。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是他们研修生活中收获最大的一次。研修班中有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有实践经验的分享,然而研修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重新激发了学员们自我发展的强烈渴望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以下是两位学员写下的话,以此为本期研修班画上圆满的句号。

“I’m starting to visualize what I will be doing when I go back to my dear students.”

“教师像向日葵般引领学生,从清晨到夕阳一路挥洒微笑,点点滴滴中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