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第九期 (2013/08/14-08/17)

已结束

内容综述

    输入输出同促教与学,切磋琢磨共商育人计

——记外研社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 第九期 

 

8月15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第九期在湖南宾馆落下帷幕,这也标志着2013年度外研社共九期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圆满结束。本年度九期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秉承了“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9000名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共同思考教学方法的创新、共同探讨教学思路的改进、共同见证教学成果的分享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并有效促进了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本年度研修班亮点纷呈,其中,备受专家和一线教师认可的“外研社教学之星”奖项的评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这些璀璨的明星之光将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师传递理念、指导实践、照亮征程!

 

主会场座无虚席

专家对话教师:知识体验变智慧,不拘一格育人才

本期研修班上,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作了一场被参班教师们称为“建立在人性和人情基础上”的学术报告。石坚教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四川大学的具体实践,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和教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石坚教授还认真听取了各个分会场的教学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了中肯、深入的点评。

石坚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为目标,高校应不拘一格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师应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寻求突破。石坚教授向参班教师介绍了四川大学推行小班化教学的新举措,在小班上,学生和老师可以充分进行面对面交流;四川大学推广研讨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勤于展开说和写这两项输出任务。石坚教授指出,通过说和写等输出活动可以变输入的知识为亲身体验和经验,这些体验和经验通过进一步的输出活动又转变为学习者自身的智慧,而智慧才是真正能让学生受用终身的。只有教师充分注重输入与输出的有效结合,将输入作为基础,以输出作为最终驱动力,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在“教书”的同时真正实现“育人”。石坚教授还援引了波斯纳的名句“Experience plus reflection equals learning”,以此来说明反思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强调反思通常在学生说和写的过程中最易被触发,因此,他建议教师鼓励学生在输出活动中多反思,以此来带动学习,带动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

在观摩示范课并和部分参班教师交流之后,石坚教授在点评中说,有的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合理有效地驱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最后,石坚教授也充分肯定了外研社本年度研修班的主题、形式和内容,并对“外研社教学之星”评选的意义和影响力等表示了高度的认可。

 

石坚教授主题报告

教师对话同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经过前期专家遴选,本期研修班共有23位示范教师为600多位参班教师展示了先进的教学思路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分享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经过600多位参班教师的现场评选,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易敏老师摘得本期“外研社教学之星”特等奖的桂冠,兰州理工大学的杨娟老师、河北大学的吴晓燕老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颜贤斌老师也凭借他们对“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深刻理解、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科学的课堂设计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一等奖。

正如外研社徐建中总编辑在本期研修班开幕式上根据专家和前期参班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而说到的,“外研社教学之星”的评选并非为了选而选,也非为了赛而赛,更非为了秀而秀,相反,它代表着示范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评选过程真实自然,意在体现示范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并真正起到“明星照征程”的作用,为今夏近9000名参班教师的教学实践予以真正的指导意义。教学示范的展示过程,并不是一场为了比赛而进行的比赛,而是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英语教师同仁之间对于教学的切磋和琢磨的过程。

  • 理念先行,指导实践:教学示范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课堂安排、环节设置和活动设计等,并用各自的方式解读了 “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这一主题,在课堂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对“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把握。比如,河北大学的吴晓燕老师用简单清晰的图表阐释了她对“输出为驱动”的理解,她提到,根据她的统计,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活动,学生仅能掌握20%-50%的内容,而如果让学生在输入的基础上,以输出为驱动进行学习,学生可掌握的内容在他们学习过的知识中所占的比例则可高达90%。真实的数字和图表为参班教师呈现了“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因此加深了参班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认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指导他们不断前行!
  •  
  • 了解教学对象,培育“新星人类”:徐建中总编辑在发言中提到了“新新人类说”,即中国未来一代的“90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三个显著的心理特征:渴望关怀,渴望联系,渴望表达。而“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则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驱动他们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面对一个具有这样明显特征的学生群体,活跃在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示范课教师也认真探索了解,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如河北金融学院的张楠楠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建立学生课余portfolio的形式,以灵活的输出任务为驱动力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文,凡是可以从中学到英文知识的物品,即使是电影票和化妆品包装盒,都可作为学习材料收入portfolio,再由学生在获得输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课堂分享与展示。石坚教授在总结中评价道,示范教师们展示了很多“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真实课堂活动设计,为参班教师们把“新新人类”培育成“新星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指导方法。
  •  
  • 提升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效果:在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提出,大学外语教学应“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这一要求也表明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多位示范课教师都表示妥善地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同样也可帮助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如何实现教学相长,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如何兼顾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也引起了所有参班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和积极讨论。

 

 通过研修班上的深入交流探讨,参班教师们在分享教学成果和心得的同时,也在如何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活跃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启迪。在主持人点评环节,第二分会场主持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赵玉峰老师引用了文秋芳教授的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此和所有教师共勉,希望和所有教师一起,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持续学习、不懈探索。

 

分会场认真观摩 主持人总结点评
获奖教师合影

外研精神不息: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历时一个月,2013年度外研社九期“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至此完美落幕,徐建中总编辑在总结时回顾了这九期研修班的盛况,点明研修班实现了专家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与教师的交流以及出版社与教师的交流。外研社也将一如既往,不断致力于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促进教学。徐总编强调,文秋芳教授在本年度研修班总结时提到的“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能拼善战,先教师之忧而忧、后教师之乐而乐”的外研精神将不断引领外研社与时代共前进,与本年度“外研社教学之星”们共前进,与全国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共前进,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点亮星星之火,并不断促进这火成燎原之势,照耀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一路前行,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事业贡献和承担全国最大的外语出版社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外研社徐建中总编辑总结发言

附1:“外研社教学之星”获奖名单

 

“外研社教学之星”特等奖: 
    易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研社教学之星”一等奖:
杨娟  兰州理工大学 吴晓燕  河北大学 颜贤斌  北京林业大学

 

 

 

 

 

 

 

附2:分会场主持人名单    

第一分会场:    主持人: 曾   绪      西南科技大学                         

第二分会场:    主持人: 赵玉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三分会场:    主持人: 徐继宁      济宁学院

第四分会场:    主持人: 毛文静      扬州大学 

【附件】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第九期“外研社教学之星”获奖全部名单

【资源下载】

石坚教授:教师——教改的成功关键

分会场教学示范PPT

﹡为尊重发言人个人意愿,部分发言人PPT未予提供,请您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