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2012/05/12-05/13)

已结束

内容综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成功举办

2012年5月12-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北京武青会议中心共同举办了“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许家金副教授、徐浩博士和外交学院的许宏晨副教授组成的主讲教师团队,为参班教师系统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教师如何挖掘研究选题和选定合适的研究方法。

课程从研究方法概述开始,引导教师如何发现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课题,从哪里获得思路,如何尽快搭建起自己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知识体系;在梳理、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专家给出了不同阶段针对性的阅读书目,以及通过网络获取学术热点的方法;课程还涉及如何投稿和申报科研项目;针对论文撰写中需要的统计与数据分析,专家也做了扼要介绍。

三种视角 看二语习得相关研究

三位专家根据各自研究实践及专长,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三种视角概述了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取向,即从语言自身、语言的认知过程及语言学习社会文化情境出发,研究语言学习者的习得状况。虽然三种观点各持的理论视角不同,但并无高下,这也是研修班为参班教师传达的一种学术氛围,使得各种观点积极碰撞,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三种方式 阐述研究方法

许家金老师提出从教学实际和研究文献入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及学生已发表及正在修改中的中介语研究论文。许老师主张量化研究方法(如语法项的可接受性测试、语料库分析等)适合揭示中介语使用宏观上的倾向和特点,而质性研究方式利于说明学习者表现出的语言使用倾向的心理处理机制(如有声思维法)和其他可能原因(如回溯访谈法)。

许宏晨老师讲解了量化研究的定义、特点及过程,按照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研究结论这四个步骤,分别在两天内讲解了研究问题的发掘,测量工具的设计与调整,统计分析方法,到最终撰写成论文的完整过程。特别针对实验研究的变量设计,问卷调查的原则和误区,以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徐浩老师则注重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他认为质性研究主要在于研究者与某一群体达成共识,并引用陈向明教授关于质性研究的经典概括“一切不可以理解的都可以原谅,一切不可以原谅的都可以理解。”对于做质性研究较为普遍的访谈原则及方法,对受访对象——如某校中学教师——的研究及案例分析,徐浩老师着重也和参班教师分享了访谈实施的方法及经验反思。

三种风格 给听众不一样的感悟

在研修班的特色环节——反思日志——当中,教师们以真诚而感性的笔触,记录下各人短暂却意义非凡的研究方法学习历程。他们评价了研修所得,并畅想了研修结束后的各人科研发展。比如,有教师写道,“首先要赞一下三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各有千秋,令人印象深刻”。“许宏晨老师的批判性文献阅读特别有帮助,很受启发。希望还能有这样安排”;“通过徐浩老师十分有感染力的质性研究的叙述,考虑从事质性研究”;“许家金老师的升华令人感动,小鱼在乎,我们也在乎[编者注:指许家金博士以“小鱼也在乎”的故事揭示质性研究方法对个体的人文关怀。]”的呐喊。宏晨老师的细致入微,徐浩老师的幽默亲切,家金老师的睿智朴实给教师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参班老师们体会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各有特色,研究方法的选择更是可以有不同选择。

本期研修班的主旨让教师们在两天充实的学习之外仍在不断思考。

老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处处是选题,“教学实践是一座金矿,无视其存在就会变成坐在金矿上哭泣的穷人”。相信研究方法的学习提供给了所有参班老师挖掘金矿的学术利器。

闭幕式上,外研社高英分社学术期刊部段长城主任也向参班教师介绍了下半年即将举办的系列研修班,以期用更充实的内容、更全面的主题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推动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